关于调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资源开发与研究应用”项目申报指南有关内容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7:24:37   浏览:839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调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资源开发与研究应用”项目申报指南有关内容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条件财务司


关于调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资源开发与研究应用”项目申报指南有关内容的通知



--------------------------------------------------------------------------------

国科财函[2004]6号

各有关单位: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资源开发与研究应用”已经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并发布了“项目申报指南”(国科财函〔2004〕1号)。根据有关项目管理工作的安排,项目管理办公室对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的任意一方)所采用的小型猪资源进行了遗传和微生物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经研究决定,对“项目申报指南”的部分内容要求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如下:
1.将“总体目标”中,“实现我国实验用小型猪近交系和封闭群的实验动物化和资源保存”,调整为“实现我国特有小型猪资源的实验动物化和资源保存”;
2.取消“我国特有小型猪近交系通过鉴定”的考核指标;
3.在“攻关内容”中,增加“我国特有小型猪近交系的培育及遗传标准的研究”。
项目评审工作将按调整后的指南进行。
请各有关单位按照调整后的要求,自行调整申报材料的有关内容,并提供书面调整方案(原申报文件中保留内容可不重新申报)。请于2004年4月10日前将调整方案(一式15份)报送到项目管理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100089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送达日期以签收之日为准。此过程中有何疑问,均可通过下列方式联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100089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
电话:010-68722057(FAX);010-68722982;010-68722983
电子邮件:68722982@sohu.com
联系人:荣瑞章 李根平


             科学技术部条件财务司
             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福建省直属单位公费医疗管理改革暂行规定》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福建省直属单位公费医疗管理改革暂行规定》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



省直各单位:
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制定的《福建省直属单位公费医疗管理改革暂行规定》,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福建省直属单位公费医疗管理改革暂行规定


根据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和《福建省公费医疗管理试行办法》精神,结合省直属单位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 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1.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要求,公费医疗制度改革采取积极稳妥、分步到位的做法,逐步向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过渡。
2.为省直属单位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防止医药浪费,逐步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以利于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3.基本医疗保障的水平和方式与我省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国家、单位和职工三方面合理负担医疗费用,增强单位与个人的费用意识。
4.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职工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障待遇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适当挂钩,以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5.建立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定点医院、享受单位和享受者共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遏制浪费。
第二条 公费医疗费用的筹集与分配
1.省直属单位公费医疗费用列入省级财政预算,由省级机关卫生处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医办)按规定安排使用。
2.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享有与国家公务员同等医疗待遇的精神,大专院校和医疗等单位仍实行公费医疗费合理定额包干管理办法,定额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由单位包干统筹门诊、住院医疗,结余留用,超支不补。
3.省级机关医院和省人民医院分管范围的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出差医疗费,仍由其按原标准拨给单位包干使用。
4.公费医疗费用由省财政厅按月拨给省卫生厅公医办,再由公医办拨给各有关单位和有关医院。
第三条 公费医疗管理
1.成立省直属单位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即省级机关卫生处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省直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公费医疗。目前仍按1993年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确定的省级机关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的定点分工管理范围进行管理。
2.公医办和定点医疗单位都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体格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肿瘤、肝炎、心脑血管等主要疾病,享受公费医疗人员每两年体检一次,并对重病患者实行必要的跟踪检查,体检所需经费按原渠道开支。
3.为了减少浪费,加强监督和制约,职工就医必须出示由公医办统一制发的带本人照片的病历到定点医院就诊,凡经公医办批准后到非定点医院诊疗的,一律先自己付款后回公医办按规定核报。
4.诊疗处方规定:急性病处方药量限在3天以内,慢性病处方药量限在10天以内。为了对病人病情负责,不准托人代开方带药。自费药品应单独处方,其药品费自负。
5.器官移植与大型精密仪器检查治疗一次单项费用200元以上的,单位负担15%,在职人员个人负担5%,退休人员个人负担2.5%,离休人员不负担,余下部分由公费医疗报销。事先未经直管公费医疗部门批准的费用全部自负,急诊抢救的可先行检查治疗,但须在10天内
补办审批手续。单位负担的医疗费在福利费和单位正常预算经费中列支。
6.享受干部医疗保健对象实行定点就医。在职和退休的享受对象除可在省级机关医院就医外,均实行在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和福建省老年医院六所医院中,就近自选一所定点医院就医;离休的享受对
象除可在省级机关医院就医外,可在上述六所医院中就近自选两所定点医院就医。由其建立专门病历和系统的健康档案,并做好统一保管。保健对象因病情需要到非定点医院诊治,必须经定点医院批准,费用向批准的定点医院结算。
7.挂号、自费药品、未经公医办批准自购的治疗药品、特需服务项目及其他自费项目的费用,不分干部级别、类别,一律由个人自负,不予报销。
第四条 享受干部医疗保健对象管理办法
1.享受干部医疗保健的对象暂不实行医疗费与个人挂钩,实行确定合理的年医疗费定额标准由定点医院统筹管理使用。
2.定点医院要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保健对象身体状况保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杜绝浪费。不得因费用包干统筹而降低医疗质量,否则将追究定点医院领导责任。
3.定点医院年终医疗费用结余,经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审核后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用于定点医院购置或更新医疗设备,也可从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给有关医务人员,但用于个人奖励部分最高不得超过奖励金额的30%。其余医疗费转抵翌年定额医疗费使用。
4.按定额核定的定点医院年度医疗费超支,财政原则上不予拨补,如遇有中风抢救、恶性肿瘤晚期比常年有较大突破且造成全年定额医疗费超支,经核实后给予适当补助,但属于自费药品、重复检查、不规范用药的部分应由医院负担。
第五条 对特殊人员实行政策性照顾
1.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已经离休的人员的医疗费用在公费医疗管理规定的范围内,由公医办统筹的医疗费用报销。
2.对特殊病种,即国家规定的甲种传染病、公伤、法定职业病、计划生育手术及计划生育手术后遗症患者,其个人自负部分医疗费用可凭医院诊断证明及收据到公医办报销。
3.对低收入和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由于医疗费用开支过多而影响家庭基本生活时,由职工所在单位从福利费及预算外经费中提供补助。
第六条 严格监督和检查
1.制定定点医院评价标准和评比办法,建立健全公费医疗监督、检查制度。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单位)有权对有关医疗单位、享受单位、享受者进行检查。被检查的单位或个人要积极配合,主动提供有关凭证、帐目、处方、病历等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绝检查。各医疗单位
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并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实行分级管理的要求,积极创造上等级医院,促进医院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等配套改革措施,为医疗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按省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医疗收费标准收费,合理用药
,合理检查、降低医疗费用。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门诊或住院,在出院时,医院应提供门诊病历或住院医嘱单复印件等所需的报销凭证,以便审核报销,否则,公医办有权拒绝付款。
2.省直属单位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每半年对公费医疗定点医院进行审计,对违反公费医疗管理规定和医疗收费标准的公费医疗享受单位、享受者和医疗单位,按《福建省公费医疗管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违反第三条第4、7款规定的费用由定点医院负担并对有关
人员进行处罚。对严重违反本暂行规定的医院取消其定点医院资格一年,视其整改情况再行考虑是否恢复其定点医院资格。
3.福建省直属单位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定期听取省级机关卫生处公医办和定点医院有关统筹医疗费用收支、营运及管理、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并向享受单位公布。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公医办和定点医院的公费医疗经费收支、资金营运情况进行审计。
第七条 本暂行规定的实施时间
本暂行规定自文下达之日起实施。为便于管理,省级机关卫生处公医办和定点医院可据此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报省卫生厅、财政厅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附则
本暂行规定未尽事项,仍按省卫生厅闽卫公(1992)314号、省财政厅(92)闽财事字第079号文印发的《福建省公费医疗管理试行办法》中有关规定执行。本暂行规定的解释权归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
福 建 省 卫 生 厅
福 建 省 财 政 厅
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日



1997年9月26日

关于印发《保监局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印发《保监局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保监厅发〔2009〕23号


各保监局:

  为进一步做好第二次保险业经济普查具体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根据《第二次保险业经济普查实施方案》,我会制定了《保监局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保监局在普查工作中,如有疑问,请及时与保监会第二次保险业经济普查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詹景瑞、陈世齐、朱妍

  电 话:010-66286589/66288621/66288622

  邮 箱:tjzdc@circ.gov.cn

  传 真:010-66288110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保监局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各保监局负责辖区内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地市级中支公司的保险机构资产负债和利润表(F346表)、保险机构费用明细表(F345表)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财务状况表(F355表)(上述三张普查表以下简称“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的转换、审核、送达、回收、汇总和报送等普查工作。

  二、工作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2009年4月30日前,各保监局完成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机构)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收集、审核,并按照省、各地市进行汇总,各保监局于2009年5月7日前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普查表报保监会。

  (二)各保险总公司(含集团公司、控股公司,下同)2009年4月30日前向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报送普查数据,保监会统信部对数据进行汇总后发布。

  (三)2009年5月10日前,各保监局从保险统计信息系统中提取辖区内各省级分公司和地市级中支公司(含虚拟机构)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并对普查表进行初审后再转换成Excel标准格式,以电子版形式送达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要分别对各自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进行审核确认,具体要求是:

  1、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对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内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并确认。如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数据无错漏,则在送达的电子版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法人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和“报出日期”等栏目中填写相应普查信息。

  2、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将审核无误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以A4型纸打印(一式两份),并加盖公司公章。

  3、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发现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的数据有错漏,应立即向其上一级公司反映,并由其总公司以及省级分公司分别向中国保监会、保监局提出数据重报申请。经中国保监会同意后,总公司将正确数据重新上报保险统计信息系统,各保监局将修改后重新提取的普查表转换成Excel标准格式,并下发该公司再次审核确认。

  4、对于在计划单列市及其所在省份均设立省级分公司的保险公司,省会城市保监局和计划单列市保监局分别负责各自辖区内分支机构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的转换、审核、送达、回收等工作,计划单列市保监局在最终审核确认后提交省会城市保监局做全省汇总处理。

  (四)2009年5月15日前,各保监局完成经各保险公司确认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电子版和纸质表(一式两份)收集工作。

  (五)各保监局从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提取省级和各地市级的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及非人寿保险公司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汇总表,并进行数据审核。

  (六)2009年5月20日前,各保监局将包含有省级、各地市级保险行业、人寿保险公司、非人寿保险公司和保险辅助服务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汇总表,以及辖区内省级、各地市级单一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的整个文件夹,经Winrar压缩后通过我会内网邮箱上报中国保监会普查办公室。

  内网邮箱地址:经济普查员(统计信息部/统计制度处)

  三、数据要求及普查分类规范

  (一)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以各保险公司、各保险中介机构的2008年年度决算数据填报。

  (二)按照《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分类标准和目录》规定,保险行业普查公司类型分类为:



  (三)各保监局将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分别按照保险行业、人寿保险公司(包括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及养老保险公司)、非人寿保险公司(包括财产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农业险公司、责任险公司、车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及保险辅助服务(保险中介机构)的类型分类汇总。

  四、数据处理格式规范

  (一)各保监局在整理、汇总、上报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时,应使用Excel标准格式(Excel标准格式在保险统计信息系统公告版下载)。

  (二)文件名及文件组织方式说明

  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及省级、各地市级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汇总表都保存为一个独立的Excel文件,保险公司统一命名为“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xls”,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统一命名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财务普查表.xls”。保险公司的Excel文件严格按照顺序包含保险机构费用明细表(F345表)和保险机构资产负债和利润表(F346表)两张工作表。

  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文件及省级、各地市级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汇总表文件,都按照保监会提供的文件夹结构存放。以广东省为例,各种文件排放规则如下表: 

  其他省份以此类推。各局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保监会下发的文件夹结构中添加地市文件夹或者中介机构的文件夹。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国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需要在“保险业\省级\广东\”目录下依次添加“广州市”、“保险辅助服务”和“国泰保险代理”各文件夹以放置相关文件。

  五、质量要求

  (一)各保监局应建立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质量控制制度,尤其要严格规定各保险机构不得随意对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内的数据和Excel标准格式进行修改;严格规定各保险机构的纸质表与电子版的各项内容保持一致。

  (二)各保监局应建立督查制度,对第二次保险业经济普查工作进行督查。各保监局要及时了解普查工作开展情况,把握普查进度。必要时可组成督查组,深入普查一线进行实地检查、指导,掌握重点地区、重点机构普查情况。

  (三)各保监局对各保险机构审核确认后返还的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要再次进行认真审核,确认各项普查信息填报完整无误,严把质量关。

  (四)各保监局在整理、汇总、上报保险机构财务普查表时,应使用保监会下发的Excel标准格式、文件夹结构及文件名格式,不得做任何修改。

  (五)各保监局应严格执行本方案各项规定,安排好辖区内的各项普查工作。